在這個每天面臨變化、到處講究效率的時代,如果說真有什麼能“以快制勝”的武林祕訣,那恐怕還要屬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了。當然,“快”是相對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絕對的天才。所謂的“快”,不過是他們比你更懂得技巧,更加善於把握事情的本質罷了。
“抓準要害,聚焦發力”
換個角度說,工作亦是如此。身在職場,你會發現很多成長迅速的人,靠的並非是天賦異稟,而是他們習得了一身關於敏捷成長的“套路”。
第一:不要認爲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願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談,不願意被人指責,不願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不願意主動的去關心別人,不願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麼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後,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或是很快因爲壓力而內分泌失調。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係,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所以學生在走出校園的同時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園中的“隨意性”從身邊趕走,儘早的衝出自己的舒適區域,開始做好和這個社會交流的準備。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會……”;“大概”;“晚些時候”;“或者”;“說不定”之類放在嘴邊。尤其是和上級談論工作的時候。
似是而非的應答往往一樣會暴露出你更多的弱點。可能是以下中的一個或幾個:
1.你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沒有責任心,認爲這些並不重要。
3.你應付上級。
4.你不敢說真話。
5.你喜歡逞能,答應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獨立工作。
當你的上級在以上選項中懷疑的時候,潛意識中你已經同時具備了以上所有的弱點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先選擇後者,然後在最後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複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爲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領導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當你徘徊不前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爲害怕這個事情可能發生的後果需要自己承擔或應付。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種起碼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麼狀況,我都能把它引導到我需要的那條線上去的。另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時間,如果不知道,就趕快求助,或想辦法,苦惱和憂慮會給你更多的壓力也會把剩下的時間蠶食殆盡。
第四:不要認爲理論上可以實施就大功告成了!
這點太重要了,往往當真正實施的人開始做了纔會發現計劃完全等於鬼話。如果不親自實踐,做計劃的人會早晚被實施的鄙視。永遠需要提升自己的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談。
第五:不要讓別人等你。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讓別人放下手頭的工作來等你。
工作是一場沒有人能做完的考試,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張試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閱讀理解,有的人做的是完形填空,有的人做的是語法……然後大家做完了相互抄,這樣,所有人都做完了。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卻還在沒有做完,那麼做得快的別人會開始做你的那部分題目,然後也是相互抄。
慢慢地,大家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來代替,整個團隊中可以不需要你,這個時候,沒有人從你這裏得到試卷的答案,也沒有人會給你他們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第六:不要認爲細節不重要。
在讀書時,往往做事粗枝大葉,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業裏管理的精髓就在於將簡單的事情做到細節。一個慌忙尋找保險箱鑰匙的動作就很有可能喪失你晉升財務主管的機會。